公然侮辱案件在台灣可是耳熟能詳,並且公然侮辱並非難以構成,因此用公然侮辱罪項別人提告的案子並非罕見,但比起會不會成立,大家可能更關心的是有罪之後要「罰多少」,甚至是「要賠多少」的問題,那網路上流傳的,公然侮辱價目表是真的?
2022台灣罵人價目表是真的?
要說公然侮辱價目表是真的嗎,也不能說是真的,但要說他是假的也並不對,但為什麼這樣說呢?也就如一開始所說的,公然侮辱不是難以構成的一個罪,但因為該罪的立法目的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名譽權/人格權不會受到不法侵害,而且法條的構成要件也只有「公然侮辱人者」這種模糊到必須用社會道德觀去評價是不是犯罪的要件,所以雖然會構成本罪,但法官在裁罰或是判賠時就必須考量更多的要素,讓當事人雙方可以平衡。
圖片來源:擷自臉書社群。
而考慮要素眾多,如當下情形、用字意涵、雙方經濟地位、品行、態度等等等,所以並非只要用相同的字詞辱罵他人,就會有相同金額的判決,但為什麼說價目表是真的?因為這確實可能是從某些判決截取出來的整理資料,但頂多當成參考資料,並不能當作預測判決結果的標準,也就是說,還是依個案而定啦!
<精選文章:被誣賴可以提告嗎?對方亂告人要如何反制?>
如果只是比中指要罰多少?
則在比中指的情況,因為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約定成俗的肢體語言,而通常帶有侮辱的性質,所以會構成公然侮辱罪並沒有問題,然而純比中指到底要罰多少錢呢,其實依照從古至今各個判決結果來看,判決罰金的金額在2000到6000元的價額內,而因為依刑法309條第一項規定,價額只要在9000元以內都算是合理的價額。
因此並沒有所謂的「一定罰多少」,只有法院會依照程度,在他的心證範圍內給出適當的罰金,但還是不能逾越合理範圍,也就是說,就算對別人比了中指,還是要看事後對當事人的態度、案情、雙方社經地位決定,不是說別人罰多少你就一定戶罰多少,否則判決出來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喔!
<精選文章:民事訴訟費用計算方式與收費標準>
公然侮辱到底罰多少?
公然侮辱到底罰多少錢,其實應該先區分是刑法的罰金,還是民法的損害賠償,若是問要「罰多少」,那就是刑罰罰金的問題,這個時候依照刑法309條公然侮辱罪以及310條誹謗罪的規定,分別是最高罰金一萬五千元及最高罰金三萬元,因此並非網上所傳10幾萬元的「罰金」。
那十幾萬元到底罰的是什麼?其實此時法院的判決是「損害賠償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精神賠償」或是法律上說的「慰撫金」,而慰撫金則須要視當事人的社經地位、損害狀況、事情嚴重性等等綜合考量,因而對一方判決向另一方賠償金額,則此時才有能高達幾十萬的高額數字。
因此真的要說罰多少,非常難簡單概括給出一個金額,只能說依照嚴重性個案判斷!個案判斷!個案判斷!(很重要所以說三次!)
<精選文章:法院損害賠償、精神撫慰金計算標準──請求賠償前一定要知道的三件事!>